【記者 駱怡婷/台北報導】
為爭取臺北市成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讓世界看見臺北、臺灣的設計產業能量,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由花博流行館設計團隊小智研發打造的臺北館,在今(22)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郝龍斌市長將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及經濟部長施顏祥在互動藝術裝置前,一起為臺北發聲,宣布爭取2016世界設計之都,讓「創意無限,世界看臺北」,也希望全民站出來支持臺北,用創意、用樂活、用行動來挺臺北,為臺北加油打氣。
臺北是「台灣的創意設計平臺」,絕大部分文創與設計的激盪與交鋒都在臺北發生。全國文創產業的營業額,臺北佔了60%;15項文創產業設立家數,臺北也佔了60%;去年臺北市共有6,139場次藝文活動,平均每天有14場藝文活動,每1.4小時就有一場;自97年開辦的「臺北工業設計獎」,今年累積1,576件報名,是台灣極具指標性的設計獎項;臺北擁有永康、民生、中山等11個創意街區,將設計融合在生活中,讓臺北處處可見文創與文化活力。
成為「華人的文創首都」是臺北致力發展的目標,而「設計」更是臺北重要的城市競爭力。郝龍斌市長表示,2011臺北設計大會是一個起點,除了將展現台灣設計、創意的軟實力,同時也航向下一個里程碑─爭取臺北市成為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
臺北館本次以樂活之都─Design For Living─為策展主題,並作為臺北市的起跑點宣示爭取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決心,負責統籌執行的小智研發表示,臺北的設計實力,是由無數創意團隊累積而成,因此臺北館將規劃六大展區,分別邀請以臺北為創作基地的優秀設計團隊與人才進駐,突顯臺北人文薈萃、觀點多元的城市特色。
從聽奧、臺北國際花博到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臺北透過許多大型活動來充實文化創意內涵,也促使大範圍的城市環境改造,如臺北市雙L型「文化創意產業軸帶」,串連故宮博物館、臺北藝術中心、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松山文創園區等藝文中心,搭配便捷的大眾運輸網路,讓臺北成為文創的友善城市,不斷注入的創意養份,也讓臺北呈現更多元、更具活力的創意設計。
本次臺北館將透過小智研發以百分百回收廢料再製而成的蜂巢型寶特磚及相關環保材質打造,結合和碩團隊最新的人機介面科技打造極致互動體驗,展館牆體與地板的部分,將會於九天展期結束後被回收,用於遠東集團的公益活動-校園綠種子計畫,將臺北館化身成一百座校園戶外教學裝置,被分送給臺灣一百個學校。透過設計,臺北館將資源的浪費降到最低,以最高的環保標準,向全球的設計師們傳達臺北對於環保的堅持。
各展區分別進駐陳奕仁、席時斌、黃謙智等設計師及文創工作者,大玩臺北生活創意,傳遞臺北市透過創意、設計與科技成為綠色永續城市未來的願景。展覽期間,樂活之都Design for Living系列講座,將於每日下午兩點邀集不同領域與背景的知名作家、藝術家與文創產業工作者,宅神朱學恆、知名教授劉維公、Circus 廖人帥、導演鄭有傑等人也會分別就市民生活的六大面向-衣、書、藝、劇、樂、學引言,深入淺出微觀臺北在地生活樣貌,期望各個不同視角呈現臺北圖像。